我学院参与研制的两项农业行业标准入选全国首批农业农村行业标准研制实施典范

    2023-01-11 21:04:17 作者:韩荣伟 来源:金沙9001w以诚为本          浏览数:0

  近日,我学院杨永新教授、韩荣伟副教授参与研制的两项农业行业标准NY/T 3050-2016《羊奶真实性鉴定技术规程》、NY/T 3051-2016《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入选全国首批农业农村行业标准研制实施典范。

  为规范羊奶产业健康发展,防止羊奶掺入牛奶现象发生,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羊奶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与牛奶差异性比较研究的函》(农办质函〔2012〕15号) 应急要求,制标组积极开展了羊奶、牛奶、水牛奶等相互掺假检测技术研发,研究制定了《羊奶真实性鉴定技术规程》NY/T 3050-2016。本标准主要创新点如下: 一是开发了基于DNA技术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基于蛋白分离技术的二维凝胶电泳法及具有快检优势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等三种检测方法,此三种方法是对生羊奶、超高温灭菌羊奶和羊奶粉中掺入牛源性奶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二是采用乳化剂和缓冲液的方式得到较纯净的体细胞,DNA浓度损失较少,采用酚仿抽提两次的方法去除DNA中残留蛋白。本标准的实施,有效杜绝了羊奶中掺假牛奶的现象,保障了羊奶产品品质和羊奶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证奶业健康发展和乳品质量安全,国务院先后出台了 《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对乳品的生产和检测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为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制标组就不同保存方式(防腐剂保存、 冷藏保存、冷冻保存)、保存时间、复温温度、解冻次数等对生乳样品采样后和监测前的样品处理条件对于生乳中污染物(硝酸盐)、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M1)、违禁添加物(三聚氰胺、碱类物质、硫氰酸钠、革皮水解物、β-内酰胺酶)和菌落总数4类安全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科学试验,研究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NY/T 3051-2016)。本标准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组织的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中予以应用,全国累计监测评估生乳等样品4万余份,较好地满足了行业产品检验,检测和评估评价鉴定工作的迫切需要,在全国奶业生产加工企业、执法监管单位、检测评估技术机构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Baidu
sogou